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化石综述

全国最大室内化石挖掘现场露真容

中国化石网2012/9/27 15:09:15
来源:化石网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即将竣工,3年封闭建设所积蓄的惊世骇俗的展示内容,施工发掘过程中种种神秘的地质新发现,很快就要揭晓。该工程是朝阳市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建设项目之一,其标志性建筑地质长廊,创造了两项“中国之最”,即我国最大的室内古生物化石挖掘现场、国内最大的一处地质剖面,也是世界唯一的中生代化石剖面。

记者近日采访了地质剖面挖掘工程项目经理、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探矿高级工程师李维高。他长期从事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探矿工程,此次全程现场指挥地质剖面挖掘施工。

地质剖面能向外界展示什么?

关于地质剖面的宏观地质构造,李维高讲述道,朝阳地质公园的大地构造部位,处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辽西台陷的朝阳盆地,二期工程地质长廊内部地质剖面所展示的地层属于湖相沉积,记录了生活于辽西地区的生命足迹。本地区的化石多样性极高,在国内外罕见,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5属41种脊椎动物和其他动植物,如鱼类、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类、昆虫等。

李维高详细介绍了此次挖掘的上河首地质剖面的属性。他认为,地质长廊建筑总体造型按照凌源潜龙的形态设计,长250米,宽10至40米。地质长廊内部的核心工程是地质剖面,长120米,深14米,展示面积7500平方米。该地质剖面规模宏大,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原地保护的地质剖面之一。地质剖面所展示的地层属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二段的上河首层,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九佛堂组第二段重要剖面。挖掘过程中露出的新鲜地层,表现出不同厚度和颜色的页岩、泥岩、粉砂岩的互层,而且具有一定的韵律性,代表着典型的湖相沉积,显示出水体性质、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规律,为科学家研究地球历史时期的生命和环境变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热河生物群是世界著名的晚中生代陆相生物群,代表着早白垩世繁盛于东北亚的独特生物群,在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环境学和地质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923年以来,先后有数十位科学家对这个生物群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研究,为人们了解史前生命的演化和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这是全球白垩纪生命史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

地质剖面施工有什么

新的重要发现?

关于地质剖面施工中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李维高告诉记者,朝阳地质公园地质长廊内挖掘的九佛堂组地层剖面,可以说是辽西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第二段上部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重要剖面。这条剖面沿岩层走向150米,深度达14米,揭示出14至16分层,以浅湖、滨湖相沉积为主,正是珍稀动物化石的富集地段。目前地质剖面挖掘作业基本结束,所发现的化石包括鸟类、驰龙、鱼类和一些无脊椎动物标本100余件。这条剖面可以更加真实、直观地向世人展示热河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地质背景、演化特征。如果说北票四合屯化石馆的地层剖面揭示了热河生物群中期群落的地质背景,那么朝阳地质公园地质长廊的九佛堂组地层剖面,则是热河生物群晚期群落生存和演化的地质背景,这将为朝阳地质公园增加一个新的核心亮点。

关于地质剖面的科研价值,李维高认为,朝阳位于我国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宝库的核心位置,是世界瞩目的热河生物群分布中心,也是珍稀动植物化石的摇篮。富含热河生物群晚期群落的九佛堂组在辽西分布广泛,以朝阳为中心,向南伸展到喀左九佛堂地区,向北延续到阜新—义县地区,最大地层厚度可达2600米。在典型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和化石组合特征,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性段。下段以粗碎屑岩的沙砾岩为主,一般属于河流沉积相,含生物化石稀少,多以无脊椎动物化石为主。中上段以湖泊相细碎屑岩的泥岩、页岩、粉砂岩为主,以珍稀动物化石为主,朝阳地质公园的地质剖面就处于这个岩性段。

热河生物群的历史经过了三个阶段,晚侏罗世发源于冀北地区,早白垩世繁盛于朝阳及其周边地区,中白垩世衰落。鼎盛时期热河生物群以辽西为中心向东辐射到朝鲜和日本,向北扩散到蒙古和俄罗斯。热河生物群是世界著名的早白垩世陆相生物群,不但生物类群丰富多彩,个体数量丰富,而且保存较完好,为人们了解早白垩世生命的发展演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窗口,对研究鸟类、真兽类、被子植物起源及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恐龙是地质史中占生态系统优势地位时间最长的动物,人们已研究了几百年,但恐龙还有很多的谜团,例如恐龙与羽毛、恐龙与鸟类关系、恐龙绝灭等。上河首地区埋藏的恐龙类化石门类较多,数量丰富,能为破解恐龙的演化谜团提供一定的材料和线索。

地质剖面的科普意义

李维高认为,朝阳地质公园的地质剖面依据当地的地形顺势而成,暴露出了深达14米的地层,发掘出大量原产的动植物化石,规模宏大,环境优美,为人们近距离接触地球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地层是一部天书,化石就是这部书中的文字,通过这部天书,人们能够读懂自然的启示。热河生物群的发育分为起源、发展、衰落三个阶段,朝阳的地质剖面展示了热河生物群的衰落阶段。该地层剖面所展示的地层属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二段的上河首层,其中蕴含着热河生物群发育晚期阶段的重要信息。在这一时期,热河生物群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和挑战,最后走向衰亡,为新的生物群腾出了历史舞台。通过研究这个悲剧性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了解是什么因素造成其最终衰亡,为人类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取得主动地位提供了启示。通过新旧生物群之间的替换可以看到,变化是生命历史中不可回避的事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更加适应的生物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