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赣州发现霸王龙化石

中国化石网2013/2/1 14:50:54
来源:化石网

    赣州首次发现罕见霸王龙化石!1月31日,记者从赣州自然博物馆筹建办获悉,经过国际著名恐龙研究专家董枝明教授鉴定,认为在我市出土的一具罕见恐龙化石属于食肉性霸王龙,该件化石头骨和腰带骨特征不同于其他已发现的霸王龙类,此前在国内暂无发现,极有可能是恐龙王国中新发现的成员。

    “恐龙”两年前现身工地 幸遇一化石迷

    这件罕见恐龙化石的出土和发掘要追溯到两年前。

    2010年9月中旬,天气异常炎热,家住南康市龙岭镇的谢先生收到南康市龙岭工业园区一施工工地负责人电话,称在工地现场挖掘出部分碎骨化石。

    谢先生是化石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和研究化石方面的书籍。他急匆匆赶到工地后,仔细查看了被挖掘机破坏的碎骨化石,并根据经验判断了骨架化石的体型和大致走向。他当即请求工地暂停施工,并向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上报了情况。市矿管局即刻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指挥,经过6个小时抢救性挖掘,出土了5个大包和20多个小包的“岩土”,它们被迅速移送至市矿管局保管收藏。

    谢先生回忆说,有三四批化石贩子闻风赶到现场,企图私自收买,高价贩卖到外地,但都没有得逞。

    据介绍,2011年4月,在建的赣州自然博物馆与赣州市矿管局签订了捐赠协议,这些神秘的“岩土”随后被转送至赣州自然博物馆筹建办仓储,由于修复难度大,“岩土”的身份一直是谜团。

    长达1米的巨型头骨中拥有完整牙槽

    为了解开“岩土”的身份之谜,2012年8月,赣州自然博物馆筹建办委托国内知名恐龙化石修复团队修复岩土内的化石。当年10月开始动工,经过长达3个月的修复,专家从近30个土包中,共修复出两件恐龙化石。

    据介绍,其中一件骨骼化石完整度高达80%,甚至含有1颗有倒刺的牙齿,镶嵌在牙槽的1颗智齿,以及1只完整清晰的脚趾。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件恐龙化石的头骨完好无缺。在长达1米的巨型头骨中,牙槽完整,上颌略有破损,但没有缺失,前端密布一排细小的孔,鼻腔成扁状的椭圆形,鼻腔上方有2至3个突起,可能长有像犀牛一样的角。另外一件化石个体矮小,骨骼化石也基本完整,头部下颌尚好,上颌已缺失。

    其中一件化石特征罕见 可能是新成员

    据赣州自然博物馆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1月底,国际著名恐龙研究专家、在业内有“中国恐龙王”之称的董枝明教授受邀来到赣州,对我市这两件外形奇特的恐龙化石标本进行鉴定。

    董枝明教授仔细查看后,啧啧称奇,称其中一件化石罕有发现,可算是一件震撼国内外的完美标本。他说,该件化石属食肉性霸王龙类,是一种腐食性恐龙,又名暴龙。早期体型较小,随着生存竞争环境不断恶化,进化成一类极具攻击性和威胁性的恐龙。其头骨硕大,后肢粗壮,体长约8米,体重达5吨,牙齿锋利,上下颌咬合力巨大。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董枝明教授称该件化石头骨和腰带骨特征不同于其他已发现的霸王龙类,极有可能是恐龙王国中新发现的成员。经董枝明教授鉴定,另外一件化石特征明显,是窃蛋龙化石。两件不同类别的恐龙化石混杂在一起,当时的情景可能是霸王龙正在捕食窃蛋龙,激烈厮杀的瞬间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尸体被瞬息掩藏,经过长达数千万年不断的变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市民要一睹霸王龙风采还需耐心等待

    据介绍,该件化石不仅具备极好的展示性,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这次发现的恐龙化石有高达80%以上的完整度,对研究该类恐龙体格特征和生存繁衍特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对赣州古气候和古地貌,特别是晚白垩纪(约90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至早第三纪地层都有非常好的研究价值。

    据赣州自然博物馆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外部装潢和内部布展。预计在正式开馆时,这个珍贵的恐龙家族新成员将被装架好,向市民公开展示。

    据了解,赣南地壳在燕山运动中上升,形成了大量的湖泊、盆地,古气候较温暖、湿润,为恐龙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人们在赣南发现了较多的恐龙蛋及恐龙化石。

专家简介

    董枝明出生于1937年1月,中国山东威海人,著名古生物学家。

    董枝明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长期从事恐龙化石的采集和研究工作,撰写了《恐龙的故事》等多本恐龙科普读物,记述、命名的恐龙新属种达36种,有“中国恐龙王”之美誉。

    董枝明曾主导对中国自贡和禄丰等地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协助修建了自贡恐龙博物馆、禄丰世界恐龙谷。

    1986年,董枝明先后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加拿大恐龙计划”等多次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并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进入北极考察。

赣州晚报 易来萍 胡中 赵艺琳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