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内蒙古发现最早天牛化石

中国化石网2013/9/15 8:39:04
来源: 现代快报

    每年冬天,南京的行道树都会刷上白石灰。不知道的人以为是给大树保暖的,其实是用来防天牛的。

    天牛的行为很可恶,当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就开始在树干里打洞,打出一个个的坑道。一些树活活被咬死。

    这么可恶的天牛是什么时候有的?它们的祖先长什么样?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博和马俊业,找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牛化石,距今1.2亿年,和恐龙同一个时代。

    最早的天牛化石:距今1.2亿年

    1.2亿年前,内蒙古赤峰是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有湖泊有高大的树木。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有凶猛的恐龙、娇小的昆虫,还有会吃昆虫的怪树。

    天牛就生活在这一片森林里,大多数时候,这里的居民都看不到它。天牛的一生中,幼虫时期最长。当它们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后,就钻进了树干,从树皮一点点深入到木质部,在里面打下一个个的坑道。

    当然,那时候的天牛,是现在天牛的老祖宗,没有那么五花八门。现在,说到天牛,那其实是天牛科,一共有2.5万多种,中国已知的就有2000多种。王博说,1.2亿年前的天牛,是森林中的“少数派”,它们的个头在5-6厘米之间,老死后,很快就腐烂了。“那时候,天牛很少,个头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很难保存下来。”王博说,目前为止,世界最早的天牛化石,也就是他手上的这块,是在内蒙古赤峰发现的,距今1.2亿年。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化石上的这个天牛挺凄凉的,它的头和身体是分开的。头像一个倒三角,还有两个长长的触角,而身体部分,还是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似乎在爬的样子。“它可能是在爬行中,突然死亡的。”王博说。
   最大的区别:老祖宗不会“说话”

    王博说,从长相来看,1.2亿年前的天牛和现在的已经很相似了,有一张善于打洞的“嘴”,有一对很长的触角……不同的是,天牛老祖宗的前胸背板两侧各有四个小突起,而现代的天牛,前胸背板有的边缘很平滑,有的则凸起很明显。从个头而言,天牛老祖宗的块头是5厘米左右,没有现在那么多样化。

    天牛的老祖宗们吃什么?它们天生就爱在树干里打洞吗?王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通过3年的研究,发现天牛不管是生活在1.2亿年前,还是现代,它们的秉性一直不改:都是靠木质部的营养来生活的。

    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的天牛会鸣叫,而其老祖宗不会“说话”,“通过研究化石,这个老祖宗可能还没有演化出发声的结构。”王博说。

    最爱吃的食物:开花植物的干

    天牛并不是对什么树都下“嘴”,它们也很挑食。它们对树皮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树皮厚了,天牛无法穿透;薄了,对卵和幼虫起不到保护作用。“天牛特别喜欢吃开花植物的干,不开花植物的干,天牛不是很喜欢吃。”王博说。

    王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对着一枚小化石研究了3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趣,但是,他们通过研究这枚化石,发现了天牛诞生、繁盛的秘密。

    “天牛和有花植物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大约在开花植物出现前,天牛就已经出现了,但数量非常少,很罕见。伴随开花植物的出现,天牛越来越多,而且后来繁衍出了越来越多的品种,体态也不一样。”王博说。

    天牛为什么爱啃有花植物,是因为味道更好,还是营养更丰富?王博说,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胡玉梅)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