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澳发现棘背龙科恐龙脊椎骨化石

中国化石网2013/12/24 10:05:39
来源:化石网

    (化石网/库森 编译)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科学家们第一次在澳大利亚发现了棘背龙科(spinosaur)的恐龙脊椎骨化石,该类型恐龙是一种双足行走的肉食性恐龙,体型庞大,有的甚至会比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更大,鼻子则有点像今天的鳄鱼。该化石在澳大利亚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在距今1.4亿年前它们只生活在当时的北半球,而此次发现表明它们的地理分布范围要比想象中更广,运动能力也比之前所推测的要更敏捷。
    新发现表明这类恐龙在白垩纪史前大陆裂解之前就开始了迁徙之旅,分别来到了各自的大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博士S.Brusatte说:“这类恐龙在地理分布上并不是局限在某一块大陆上,它们拥有长距离的迁徙能力。”
    这块脊椎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挖掘出来了。自那以后它一直被保存在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博物馆中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当Barrett来到博物馆在堆积的大量骨骼化石中找到它时,它的价值才终于被人们所认识。
    Barrett说:“澳大利亚本土并没有很多恐龙化石的发现,所以这里的恐龙化石都是十分稀少且有意义的。”
    这块脊椎骨长约42毫米,骨头并没有完全融合,很可能是属于一只未成年恐龙。经过鉴定其分类位置应该属于沃克氏重爪龙(Baryonyx walkeri),棘背龙科中的一种。在欧洲也有它们的发现,属于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类。

    令科学家感到奇怪的是,在白垩世早期,盘古超大陆正在裂解,北方为劳亚古陆,南方则为冈瓦纳古陆。澳大利亚在当时位于南方的冈瓦纳古陆上。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恐龙会因此分为南北两个大类,很少有重叠的部分。但此次澳大利亚沃克氏重爪龙的发现却不支持这一理论。

    这段时间有很多种恐龙在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都有化石发现的报道。换言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恐龙的迁徙能力和它们的古地理分布情况,它们相互交流的时间应该比我们之前所推测要更长。

    Brusatte说:“在白垩世早期到白垩世中期,虽然大陆正逐渐分离,但世界各地恐龙的分布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它们具有一定的全球广布性。但到了白垩世晚期,两个大陆的恐龙类群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北半球,霸王龙会对你紧追不舍,而在南半球,你将遭遇到的是另一种长有斗牛角的食肉牛龙(Carnotaurus)。”(化石网uua.cn/库森 编译)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