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朝阳市新媒体协会举办会员专题培训会
· 助力首届化石文化旅游节,朝阳“化石源
· 朝阳化石文化旅游节异彩纷呈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 北京一家研学机构到朝阳调研
· 朝阳举办地接导游员线上培训班
· 赋能朝阳农业 圆梦乡村振兴
· 朝阳化石源成为朝阳开放大学研学基地
· 助力创城 志愿有我
· 寒冬送温暖,化石协会志愿者宣传宪法文
当前位置首页>>精彩论文

中国化石之都——美丽朝阳我的家

中国化石网2014/2/14 11:41:01
                                        王景耀  李晏军

    朝阳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神奇的土地。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15万年前人类居住的鸽子洞遗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重点保护遗址。朝阳是拥有1700年以上历史古城,“三燕”故都 “龙城”遗址的发现,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城”;锭光佛、释迦牟尼佛两佛祖舍利在朝阳同时惊现,彰显朝阳是东北亚佛教文化圣地……。
    从远古至今,在长达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惊天地、泣鬼神的自然遗产。历代文学家、社会学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朝阳的杰作。“朝阳”名字来自《诗经》,就有美丽的传说。但是,千百年来,由于长期的反动统治和糟蹋、破坏,山秃、河枯、土地瘠薄,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提起辽西朝阳,隐含的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使得朝阳这颗闪闪明珠被历史和时代所淹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带领340万朝阳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经过近30余年的艰苦奋斗,社会经济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一举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进入“十一五”的时候,已经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为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市委、市政府曾向全社会征集城市形象表述用语和“朝阳精神”的科学表述。朝阳市原政协主席王秉德著有《朝阳赋》(见《光明日报》、《朝阳日报》2008年6月16日):“朝阳地处雄鸡版图咽喉,“三鸣”倾国,“一鸣”惊世,介绍了“中华共祖”、“佛教圣地”、“三燕古都”和“化石王国”四大朝阳文化亮点。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陈大络先生为朝阳题写《朝阳颂》:“九凤朝阳,巍巍牛河梁!红山女神德播万方。龙鸟展翅翱翔,天下第一朵花飘香。凤凰名山沧桑,大凌河水流长。三燕古都,佛祖舍利四射光芒;日新又新新朝阳,富裕祯祥,迈向康庄。”(见《燕都晨报》2008年8月30日)。但都不足以彰显朝阳地位之显赫!唯独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评选认可的“二园、一都(城)”,即:“朝阳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2013年12月批准命名的朝阳“中国化石之都”和与之并列的“中国观赏石之城”,4个“国字号”的头衔,为朝阳打造了走向中国和世界的金字招牌,开启了朝阳走向振兴、发展、繁荣的康庄大道!
    朝阳以产古生物化石著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把玩观赏鱼化石,随定名为“秦王鱼石”;18世纪《塔子沟纪略》也有“鱼儿石”的记载。1860年法国传教士戴维从凌源带回鱼化石交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以戴维的姓氏建立种名,直到1901年经英国著名鱼类学家伍德华定名为“戴氏狼鳍鱼”。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提出,因鱼化石产自热河省凌源,随定名为“热河生物群”,被世界古生物学界延用至今。20世纪70年代,朝阳县大平房农民闫志友发现和提供 恐龙化石为线索,逐步扩大发掘范围。到2000年列入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大历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绝灭和复苏——“‘热河生物群’中生代生物的辐射和鸟类的起源”,在中科院古生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周忠和为代表的数十位科学家,踏遍辽西朝阳的山川沟壑,经过近30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打开了沉睡亿万年的世界上最大的宝库。石破天惊,就像施魔法一样,千万个生灵万物从地下涌出。一时间,北票市四合屯,龙城区上河首,朝阳县大平房,凌源市大王杖子等古生物化石产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辽西朝阳成为全球古生物学家“淘金”和“朝拜”的圣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和双壳、腹足、叶肢介、介形虫、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被子植物化石等数以万计。已经确认和命名的共11门、36纲、65目、171科、343类、628种,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热河生物群”,几乎涵盖了从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其中鸟类、带毛恐龙、哺乳动物和早期被子植物的发现,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古生物研究的重大发现”。朝阳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和“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被命名的“中华古果”、“原始祖鸟”、“辽宁角龙”和“千禧中国鸟龙”四块化石,于2006年同时获得世界吉尼斯认证。一个城市在古生物化石领域同时获得多项吉尼斯新纪录,在吉尼斯历史上尚属首次。朝阳古生物化石成为上海世博会和锦州世博园的镇馆之宝。朝阳古生物化石分布范围最广,埋藏数量最大、生物种类最多、化石保存最完美、科研价值最高。几乎每一种新发现,都令古生物学家惊叹不已,被誉为“化石宝库”和“化石王国”是当之无愧的!
    朝阳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和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古生物界的最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地位和世界性影响。世界古生物界很多不解之迷,如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羽毛的起源,恐龙的起源,哺乳动物的起源,以及被子植物的起源和访花昆虫、如蜜蜂的起源及与被子植物的演化关系等许多重大古生物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找到答案和提出新的思索,使全世界科学界对进化的了解与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媒体记者,纷纷来朝阳参观考察,刮起一阵“中国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古鸟类与进化大会和同年8月在秦皇岛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古植物大会,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古生物学大会,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古昆虫学会议和第三届国际翼龙学术研讨会等,数百位世界顶级科学家来朝阳参观考察。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以来,已有50多个国家600余位古生物学家,2700余人次来朝阳“淘金”和“朝拜”。英国《自然》杂志高级科学编辑纪恒瑞(Henicgee)说:“朝阳展示了地球史上非常独特的环境,古老的湖相沉积,加上不时的火山爆发,得天独厚地保留了最佳状态的多种化石,保留了软组织,不仅仅有羽毛,很多化石还保存了多种动物的‘最后的晚餐’,保存了酣睡中的鸟类,保存了恐龙以及幼体恐龙为食的哺乳动物。这些化石向世人展示白垩纪一幅世界的奇妙图景,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科学家在辽西朝阳的发掘和研究得到了朝阳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密切合作,提升了朝阳的知名度,为朝阳人民增光添彩。我国著名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的发现者孙革博士,在2009年参加朝阳市第一届化石节暨古生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他“在学术上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来自朝阳的古生物化石”。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变迁研究所所长、国际昆虫学会理事任东教授说:“朝阳化石是我学术研究的起点。从1986年开始,我就研究中生代化石,有30多种化石是用朝阳地名和人名来命名的。比如胡氏辽蝉等”。中国科学家的爱国热情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着朝阳人民,并把朝阳人民的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的美德融化在他们的科研成果里而载入史册。在近千件古生物化石命名上,历数冠以“中国”、“辽宁”、朝阳地名、姓氏人名,或表彰纪念中国科学家已故的和做出贡献的世界科学家和伟人,命名的各种古生物种名就达百起之多。最令朝阳人民骄傲的是,为表彰《朝阳日报》社首席记者张万连先生对古生物化石的发掘、研究的跟踪报道,呼吁保护和开发做出的突出贡献,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张氏朝阳翼龙”,震惊国内新闻界和世界媒体。翻开其编著的《辽西化石——新闻大视野》,每一篇文章都真实、生动、全面地记录了中国科学家们的脚步。每一个科研成果的背后和物种的命名,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朝阳县孙家湾乡农民梁世宽和已故妻子孙淑珍,把珍藏多年的170多块化石标本无偿献给国家,为表彰他们爱国、爱家、爱科学的壮举,中科院古生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为梁世宽颁发荣誉证书,并聘为顾问,同时以他们夫妇姓氏命名一种早其裸子植物和鸟类为“梁氏朝阳序”和“孙氏孔子鸟”。科学界以记者和平民百姓的姓氏或名字命名物种,这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是罕见的。为纪念最早提出“热河生物群”研究的美国已故地质学家葛利普先生,中国科学家把在辽西周边地区发现的早期鸟类命名为“葛氏义县鸟”。
    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古鸟类学家周忠和博士说:“‘热河生物群’是朝阳人民的骄傲,更是属于全人类的珍贵的地质和文化遗产”。为了把他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以周忠和为首的“8博士”,他们是:王文清、汪筱林、金帆、徐星、于福成、胡耀明、陈丕基、张俊山等,满腔热情“致市政府的建议信”,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开发,建立地质公园和博物馆,发展旅游业等。在他们的敦促下,经过三、五年的努力,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博物馆终于落成,并建立了北票市四合屯和龙城区上河首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朝阳古地理历史,在这里打开地层剖面,铭刻着地球生命的年轮。它和“移植”在公园里的1200余株世界上最大的硅木化石林产生于同一年代,记录着早白垩世1.2亿年前九佛堂组地层化石群生命演化的历史,无数次火山爆发和地壳的频繁变动,把无数鲜活的生命封尘在地下,诉说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演化历程。而以北票市四合屯为代表的义县组地层剖面,形成于1.25亿年前,比上河首要早500万年。两套地层组合,构成热河生物群的全貌,记录了1.25——1.2亿年前现有的和已经绝灭的一切动植物的起源、演化、辐射和绝灭过程,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古地埋、古气候、生态环境和古生物的活字典。它弥补了科学界对古生物研究中的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空白”和“断层”地带,世界很多不解之谜,从这里找到答案,许多新的发现令科学家们重新思索。2000年热河生物群学术研讨会在这里召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和生物进化论的学说。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世界的科研基地和对青年进行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自2007年9月开园到现在,已接待无数次国际会议和国内外游客160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来此拍摄《白垩纪之旅》大型纪录片;海峡两岸大学生先后组织两次白垩纪之旅夏令营。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刊物,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频频发表介绍中国科学家们震撼世界的科研成果。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探索频道、英国《金融时报》、法国《解放报》等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争相到辽西朝阳考察、采访;全世界古生物学家都把目光从德国索伦霍芬移向中国的辽西朝阳。2013年12月经国家严格评选,朝阳被评为“中国化石之都”和“中国观赏石之城”,这是对朝阳的准确定位和最高奖励。
    朝阳古生物化石从发现到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走过了漫漫1个多世纪的路程。形成了朝阳特有的化石文化和以生物化石为载体的化石、观赏石、树化玉(朝阳玉)产业。弘扬化石文化、做大做强这一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举办了两届化石节和石博会,借此招商引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当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生态朝阳、文化朝阳、和谐朝阳、幸福朝阳过程中,我们要加倍珍惜“千年等一回”,把朝阳定名为“中国化石之都”、“中国观赏石之城”的殊荣。在马年到来之际,要隆重举办授名仪式。朝阳的艺术家、建筑设计家们要发挥聪明才智,把建设中的“中国化石古玩文化艺术城”、“天马•时代广场”和“燕都新城”,以鲜活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雕塑,矗立在朝阳街头、广场、车站、机场和绿地,把朝阳打造得更完美,让“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得更美丽,“第一只鸟”飞得更高、更远,突显“中国化石之都”、“中国观赏石之城”的魅力和雄姿。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为表彰中国科学家为朝阳人民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要为“8博士”和他们“致市政府的建议信”树碑立传,永远记录在朝阳发展史册和铭刻在朝阳人民的心中。
    朝阳依托牛河梁红山文化历史遗产、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速申请两个世界遗产的步伐和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古城”,这是340万朝阳人民的美好梦想!

作者简介:
王景耀
原朝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书记、高级工程师
李晏军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协会 主席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