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中国首次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将于五一对外开
· 热河生物群上限获得高精度年龄约束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古昆虫及
· 化石协会参加首届昆虫学术研讨会
· 张万连先生去世
· 化石伴手礼参加龙舟大赛后备箱工程商品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渤海大学发现世界最长尾羽的恐龙

中国化石网2014/7/28 9:04:3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7月1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由渤海大学韩刚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姬书安博士、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路易斯•基亚佩博士(Dr. Luis M. Chiappe)等共同完成的A new raptorial dinosaur with exceptional long feather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dromaeosaurid flight performance(一新的具有极长羽毛的肉食性恐龙揭示了驰龙类的飞行特征)论文,提出在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新发现的带羽毛恐龙”杨氏长羽盗龙(Changyuraptor yangi)”是迄今世界最长尾羽的恐龙,这种恐龙的发现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部分驰龙类真的具有与鸟类一样的飞行能力,这一新发现震惊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其新观点已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杨氏长羽盗龙距今大约1.25亿年,属小盗龙亚科。通过对该化石骨骼分析除了证明化石中的恐龙是完全长成的个体以外,还发现长羽盗龙的骨骼其实是中空的。这种恐龙的骨壁厚度只有大约1毫米,与现代鸟类骨骼结构类似。此外,杨氏长羽盗龙是所有具有两对翅膀的近鸟类中体型最大的,体长达到了132厘米。杨氏长羽盗龙最大的特征还是它极长的尾羽,因此被推测具有滑翔甚至飞行的能力,是这一类群化石的十分珍贵的重要发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长尾羽、轻体重,有利于“长羽盗龙”在飞行中借助尾巴调整方向,落地时还能借此减速,便于安全经常降落。
   本次发现的杨氏长羽盗龙的正型标本保存在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 渤海大学地处热河生物群所在地锦州,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古生物学科发展迅速。三年来该校在鸟类与无脊椎类起源、被子植物早期演化及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出版了全球古生物化石管理领域第一部专著,韩刚博士主讲的“探秘辽西化石”被定为海外孔子学院推广教材,并在《北美古脊椎动物学报》、德国《古生物杂志》、澳大利亚《古生物杂志》等发表多篇论文,成果曾获得辽宁省政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渤大在学科建设上的新起色被誉为“新渤大现象”。
    本次研究的合作者还包括美国古生物学家Michael Habib, Alan H. Turner, Anusuya Chinsamy,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雪凌和韩立卓老师。种名献给为古生物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先生。(编辑:李晏军)
参考文献:1.Han Gang et al (2014). A new raptorial dinosaur with exceptional long feather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dromaeosaurid flight perform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5:4382. DOI:10.1038/ncomms5382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