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中国首次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将于五一对外开
· 热河生物群上限获得高精度年龄约束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古昆虫及
· 化石协会参加首届昆虫学术研讨会
· 张万连先生去世
· 化石伴手礼参加龙舟大赛后备箱工程商品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科学家发现新翼龙化石标本

中国化石网2014/9/19 10:55:02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欢)3D电影巨制《阿凡达》中,飞行翼兽“伊卡兰”竟在我国显身。日前,我国科学家在辽西建昌发现了一类新翼龙化石标本,新翼龙的头部竟与“伊卡兰”极其相似,这个翼龙新属种被命名为阿凡达伊卡兰翼龙。
   
    阿凡达伊卡兰翼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及其科研团队发现的。两件标本出自距今约1.2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正型标本产自建昌喇嘛洞,保存了完整的头骨和下颌以及部分身体骨骼;另一件标本产自相邻的凌源四合当,包括完整的头骨、下颌和部分颈椎。两件标本产出地点相距约20至25公里,都赋存在九佛堂组的湖相页岩中。

    根据研究推测,伊卡兰翼龙的翼展大约1.5米,属于中小型的翼龙类。此前,科学家们多认为头骨发育脊即“头饰”最常见的功能就是展示。但伊卡兰翼龙只发育下颌骨脊,而没有上颌骨脊。这一奇特的“头饰”在已知的翼龙中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现生动物中也没有实例,尚无法判断其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伊卡兰翼龙的下颌骨脊呈半圆形,边缘平滑似刀片状,很可能还具有一层较薄的角质鞘,这使得其在飞行和捕食时具有切割流体和降低阻力的功能。研究人员推测伊卡兰翼龙在淡水湖泊捕猎食物时,会贴近水面飞行,薄薄的下颌骨脊部分或全部切入水中,一旦发现水面附近的猎物就迅速将其捕获,下颌骨脊在这一捕食过程中,起到了切割水流和瞄准猎物的作用。

    伊卡兰翼龙的下颌骨脊后侧发育有明显的钩状突,这在相似物种中也从未发现过。这一钩状突很可能就是其具有喉囊的最好证据。研究人员表示,伊卡兰翼龙在水面连续多次捕获时,很可能用喉囊储存捕到的鱼类等食物。

    不仅仅是阿凡达伊卡兰翼龙,在凌源四合当,汪筱林等还发现了一类吻端牙齿巨大而头后具有脊的奇特翼龙——猎手鬼龙。此外,他们还在辽西其他九佛堂组化石地点发现了努尔哈赤翼龙和辽宁翼龙。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