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朝阳市新媒体协会举办会员专题培训会
· 助力首届化石文化旅游节,朝阳“化石源
· 朝阳化石文化旅游节异彩纷呈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 北京一家研学机构到朝阳调研
· 朝阳举办地接导游员线上培训班
· 赋能朝阳农业 圆梦乡村振兴
· 朝阳化石源成为朝阳开放大学研学基地
· 助力创城 志愿有我
· 寒冬送温暖,化石协会志愿者宣传宪法文
当前位置首页>>精彩论文

关于加强朝阳化石文化理论建设问题刍议

中国化石网2016/4/21 16:38:48
                               朝阳市太阳神木化石研究院       邹吉彬
  
     众所周知,化石文化理论,是化石的灵魂,没有文化理论的化石,归根结底,还是冷冰冰、硬梆梆的石头,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简单的商品。本文仅就化石文化理论建设问题,作一点初步探讨,以求共鸣。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做好化石文章,打造化石文化产业,促进朝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了振兴朝阳的战略选择。正因如此,加强化石文化理论建设,也就水到渠成地提到了日程上,成了一个必须马上着力解决的大问题。
    1、引领实践的需要
    文化理论具有引领作用,它能使实践活动更丰富、更生动、更理性、更自觉。近年,我市的有关化石方面的实践活动可谓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文化理论的引领,致使一些活动陷入了误区。如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问题上,缺少整体考虑、综合治理、长远谋划、全方位架控;在化石文化产业的认识上,认为建化石市场、卖化石就是化石文化产业;在化石交易过程中,急功近利,抛售资源,只向“钱”看,不向“前”看;在鱼类、鸟类、龙类、龟类的修复过程中,“画蛇添足”、“人造化石”;在木化石的加工过程中,盲目切割、打磨、抛光、造型,草率雕琢,把珍贵的化石“下嫁”为料石、石材、工艺品;在鉴赏标准上,重形(造型、色彩等)轻意,重石轻文;在审美取向上,流于片面单一,缺少多元包容;在舆论宣传上,“言论”过度自由,“百花”随意齐放,不重谨言慎论,缺少辩析争鸣、真知酌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之所以一些问题陷入误区,走了弯路,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相应的正确的文化理论的引领。
     石由人“化”,人由谁“化”?古人早已告诉我们:文可“化”人,人由“文”化。这里的“文”,即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由此可见,不论“化”石“,还是“化”人,没有文化理论,是绝然不行的。时不我待,让我们马上开“化”。
    2、“化石王国”的需要
    朝阳是举世公认的“化石王国”。面对这样一个“王国”,我们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王国”。使它不但姓“化”,还要姓“文”,增加化石的含金量附加值,使之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王国”。否则,我们只是盲目的“消费”,贪婪地索取,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坐吃石空”。我们的“化石梦”只是一枕黄粱而已,岂不悲夫!
    什么是我们的化石“文化王国”?怎样打造我们的“文化王国”?笔者以为,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放开眼界,立足高远,戮力同心,充分依托我们的化石资源,研究它、读懂它,赋之以魂魄,装之以“金身”,把朝阳打造成全球的化石科研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成果鉴定中心、考察学习中心、旅游观赏中心…… 。使朝阳变成全世界化石爱好者心中的麦加——神圣而向往的地方。当然,达到这一目标,绝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但路在脚下,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那么这个“王国”的国旗就会在不久的将来,高高飘扬在世人面前。
    3、进入世界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全球化”、“买全球卖全球”、“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等新技术、新物态、新路径、新理念的出现,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信息沟通、人文交流,已成新常态。新的大融合、大整合、大发展已呼之欲出。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让朝阳的“王国”进入世界、融入世界。怎么进?怎么融?如何获得准入证?就靠我们的大胸怀、大志向、大勇气、大智慧、大手笔,用先进的化石文化理论“包装”我们的“王国”,使之富于青春和活力,内功和动力,唯其如此,我们的鸟才可以“飞”向蓝天,我们的“鱼”才会游过深蓝,我们的“花”才会香飘四海!否则,只靠几块“沉默”的石头,我们是很难登上新时代的高速列车的!
    朝阳需要进入世界,世界也需要朝阳。朝阳要带着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文明进步,为世界作出贡献,与世界各国人民协手,互通共建、互融共荣、互勉共进,同甘共苦,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一个“王国”人的责任和担当。“王国”——世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应该成为朝阳人的世界情怀!
    4、朝阳振兴的需要
    中华民族要复兴,这就是中国梦,朝阳要振兴,这就是朝阳梦。怎样实现我们的梦想,市委、市政府已适时作出了文化兴市的战略抉择,其中发展化石文化产业,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化石文化产业?依笔者的理解,用一句直白的话说,就是“靠化石,但不是靠卖化石能挣来大钱”那么不靠卖化石,靠什么?答案当然是靠“化石文化产业”。
    一提起化石文化产业,总有点“夜朦胧,鸟朦胧”的味道。容易“跑偏”。其一认为化石文化产业就是卖化石挣钱,挣不来钱,叫什么产业?其二认为只要有大钱,就能办化石文化产业,没有化石可以买化石,有了化石就有了文化。但话说回来,我们是在办“朝阳的”化石文化产业,“朝阳的”,什么含义?有化石,没有钱,所以只能用化石文化之巢,去引“他山”之鸡“下蛋”,这就是朝阳的现实,朝阳的化石文化产业。
    化石也好,钱也罢,都是有形的,有形的东西一目了然,容易触动神经,引发思维。文化则是无形的,是“超声波”,是“不可见光”是“暗物质”,所以我们很难“看”到,更不容易把握,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他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于是就需要我们用“显微镜”、“潜望镜”,“窥视镜”去发现它、研究它、打造它。进而,以有形的作“引子”,作“招牌”,作启动,以“无形的”作“内功”、“内生力量”、“生长点”,向无形的要效益。
“纪昌学射”的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引而不发,跃如也”。在“引”字上下功夫,向“跃如”要效益,不发箭,至少是不轻易发箭。始终“围着”化石想事、说事、做事,“靠着”化石想大事、说大事、做大事。舍此,我们的王国“明珠暗淡”,我们的化石梦也是“一枕黄梁”!
    我们的正确选择就是既要发展化石经济,还要留住朝阳的化石资源,生态环境,这就是“朝阳的”化石文化产业,也就是朝阳的化石文化产业的真谛所在。要坚信,我们的化石既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强,前途无量,大有可为,但没有正确的化石文化理论不行!
    二、可行性与现实性
    繁荣朝阳化石文化,打造朝阳的化石文化理论体系,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现实的。其理由如下:
    1、丰富的可资研究的化石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在朝阳的大地上已发现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楔叶类、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被子植物类等,总计45类343属628种,分属11个门,36个纲,65个目,171个科,几乎涵盖了热河生物群的所有生物,现在每年仍有新的化石种属被发现。这丰富的化石类群,就是一座古生物的“富矿”,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价值。
    一提起科研,很多人马上想到这是科研单位的事,朝阳则无能为力。而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作为化石“王国”,朝阳应该敢于涉足科研,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科学研究。这一点朝阳的古人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早在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所成书的《塔子沟纪略》中,就有关于凌源所产鱼化石的详细记载。志书中不但记述了鱼化石的具体产地、掘取、形态、当地人的喜爱等,难能可贵的是还对鱼化石的成因作了理性的探讨。朝阳的先人尚能研究化石,我们何能说不?
    近年,随着朝阳地区新化石品种的发现,以及化石研究活动的深入进行,朝阳的一些化石爱好者收集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化石标本,有的把这些标本赠给科研部门进行研究,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和成果。当然,仅凭这些我们的研究成果还显得微弱而无奈。下一步,朝阳应该开扩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化石科研的投入力度。如可以建立有关研究机构,培养自己的研究人才,依托高校、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与相关的研究部门合作,以“资源”入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使朝阳的化石,不但是资源的“王国”,而且成为科研成果的宝库。在科研成果领域也要有朝阳的声音和一席之地。
    除了化石的科学研究之外,化石的科普,化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化石的修复、加工(指木化石类)和设计,化石的鉴赏、审美和收藏,还有化石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化石与各种人文活动的结合,化石与其它产业形态的互融共建,都具有广阔的研究天地。至于化石情怀的书写、化石精神的塑造、化石哲理的启迪、化石梦想的氤氲,只要我们勤于开发更是朝阳人受用不尽的财富。
总之,近水楼台先得月,天赐地利我独享,化石资源就是我们最好的“米”,有了米,我们就要“炊”,而且要做“炊”之巧妇,把我们的“化石王国”“炊”成世界闻名的大国、富国、强国。
    2、丰厚的文化理论生长的土壤
    朝阳人依托丰富的化石资源条件,乘改革开放之风,得盛世发展之利,围绕化石,作起了方方面面的文章。呈现了旺盛多采的化石活动内容。有采集发掘者,有出售交易者,有交流馈赠者、宣传展示者,还有石艺制作,城市雕塑,园林置景,工艺美术,儿童玩具,书法绘画,诗词楹联,影视制作,故事****等艺术创作活动,也都少不了化石的身影。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化石已经进入了朝阳的家家户户、行行业业、角角落落,成了朝阳的一道绚丽风景线,一种独特的氛围圈。
    近年来,朝阳的化石,还吸引了众多的异国他乡之客,有考察朝圣的、学习研讨的,亦有采购淘宝的、旅游观光的。你办夏令营,我访白垩纪,你摄影,我采风……同时,朝阳人也“带着”自己的宝贝化石,奔走于大江南北,及至世界各地:宣传交流,“王国”风采;展示推介,“华山论剑”,礼尚往来,传递友谊;招商引资,合作共赢。请进来,走出去,“你方唱罢我登场,殚精竭虑谋大计”。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化石文化成长的空间。
此外,朝阳的战国红、凌河石、火山蛋等石类家族,也纷纷登台亮相,也为朝阳的化石文化理论生成土壤提供了有机营养,使这方黑土地更肥更沃!
    3、方兴的文化理论研究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市委、市政府,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重视文化理论建设,树立文化自觉、理论自信。先后推出了打造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与三燕文化的重大决策。营建了文化理论建设良好氛围。
朝阳市社科联,积极主动地协调、组织带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广大社科工作者,研究重大课题,攻占理论前沿,使文化理论建设为朝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走在全省、及至全国的前列。
    近年,朝阳的一些化石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建立起来,如朝阳市化石协会,朝阳源生化石研究所,朝阳木化石研究院,朝阳观赏石协会,还有大大小小的化石博物馆,古生物化石展馆,同时,还主办了化石文化研究刊物。文化理论研究者,撰写文章,出版专著,发表观点,献言献策……呈现了空前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一些研究成果在市以上报刊发表,获得社会好评,为朝阳的化石文化理论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同样可喜的是,朝阳的文艺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广大化石爱好者,自觉地主动地记述化石的****故事,撰著化石的科普文章,编写化石的校本教材,报导化石的新闻信息,抒怀化石的感悟启迪,领悟化石的审美鉴赏……朝阳的化石已经进入了文学、戏剧、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摄影、网络等各领域。所有这些,都为化石文化理论的构建和繁荣,提供了基础条件和良好氛围。
    4、正确的文化理论方针的指引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对理论建设,历来十分重视,提出了 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文艺繁荣发展的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定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理论自信,沿着正确的方向,加强我们的化石文化理论建设,用精神的力量,助推朝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鼓起风帆,劈波斩浪,驶向胜利的彼岸。
    三、创新性与深入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时代的号角在呼唤我们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在要求我们创新。朝阳化石文化理论创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全力为之。
    1、在需求中创新开拓
    化石,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进入了朝阳人的生活。但对于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这部“天书”,却没有认真的及时“拜读”,而只急于盲目地“拜金”。多有热闹的买卖活动,少有文化理论的探讨,化石与文化理论建设不能同步。“一手硬,一手软”。硬的很硬,是“宝库”,是“王国”;软的很软,找不到文化“感觉”,没铸起理论支撑。不合拍,不配套,不协调,不同步。要改善这种情况,就急需加强化石文化理论建设。这种建设是拓荒式的,几乎前无古人。因为化石对我们而言,“亿年等一回”,“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掩面”。正因如此,没有多少现成的理论可供我们学习、继承和运用,更多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去“解读”、去“破译”,这种解读和破译就是创新。如怎样通过对化石研究去揭密生物进化的历程,描绘物种形成的轨迹;怎样通过有关化石的人、事、情、理,去建设化石文化;怎样打造化石文化产业,去振兴朝阳的经济;怎样实现化石价值的最大化……,所有这些,没有现成的答案可用,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都需要我们用创造性的的工作去破解。舍此,别无它路。
    实践需求是创新的“向导”、创新的“指南针”,人类的众多发现、创新成果,都是靠需求而萌动、孵化和催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需求,就没有创新的累累硕果。
    2、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中国古人对化石的研究虽还不及象对奇石那样执着和集大成,但也不是没有值得继承之处。除了前文提及的凌源清代志书中提到的对于鱼类化石的研究外,在全国其它一些地方的志书中及论石专著中,也都零星地记载了有关化石的探讨内容。如对于“龙骨”(恐龙骨胳化石)的记述;对于木化石的记述;对于海生贝类化石的记述等。这些记述,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往往比较简略、比较肤浅,有的结论亦失之偏颇,但仍然有一些合理的“内核”值得我们继承和研究。
    说到对化石的研究,我们不得不对西方人表示钦佩,特别是在近代,西方人重技术、重科学、重实用主义。他们主要从科学的角度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被恩格斯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明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化石的贡献就功不可没。除了关注西方人的科学成果外,我们还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科学方法、科学美学等知识。至于化石文化,美国的《侏罗纪公园》恐怕我们还记忆犹新,化石、文化、产业三者有机融合,创造了化石文化产业的奇迹,堪称精典之作。
除了朝阳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著名的化石产地,亦有很多珍贵的化石。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开发方法、文化建设。它山之石,亦可攻玉。
    创新理论认为,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素材”、“原料”,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有的进行完善和创新;有的重新审视,用批判的武器,推陈出新;有的引领思路,另辟蹊径,弃旧图新……,继承,往往是创新的捷径。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这里的“故”就是指现成的、旧的,关键在我们如何去“温”,如果“温”得好,就一定会“孵化”出新生命,这是毫无疑义的。
    3、在借鉴中创新进取
    前文提及,我国的化石文化理论研究虽然比较薄弱,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中,确有一些与之相近领域的研究,却往往很厚重,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比如中国的木材文化、玉文化、奇石文化、龙文化、凤文化、鱼文化、龟蛇文化……,这些和相对应的木化石、木化玉髓、恐龙化石、鸟化石、鱼化石、龟蛇化石……均可找到“结合部”。特别在审美鉴赏、价值定位、礼赠收藏等方面,均有很多的文化契合点。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朝阳的红山文化、石器文化、遗迹遗存文化,也都悠久而丰厚。由于都诞生在朝阳这块大地上,所以与化石文化是互联互补、互通互融的。当然更具现实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佛、道、儒,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文情怀、审美理念、文化精神,都可以成为化石文化的有机营养。
从知识层面上,我们还要借鉴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地质学、色彩学,以及书法、绘画、摄影、古诗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勾挂八方”,无论对于科学发现,还是对于化石审美鉴赏理论的开掘,都可能“曲径通幽”,而达“柳暗花明”。
创新实践告诉我们:在“结合部”上“作文章”,往往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妙就妙在不用“刀尺”、不用“规矩”,打破常规,不施常术,不用常器,创新之道也!
    4、在深入中创新引领
    随着我市化石文化战略的推进,随着朝阳人对化石的进一步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对化石的文化理论研究也必须深入进行。对很多问题要有科学的解释、全新的认识、超常的见识。利用理论的力量、凝心聚力、功坚克难。
明确主功方向,找准角度定位,对准“焦点”问题,对于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确立研究课题,集中人力物力,深入攻关,以求突破。如对朝阳的化石资源怎样保护、开发和利用,如何取得最大公约数,应该有理性的分析、理论的引领,进而有总体的策略和具体的把握。获得综合效益、潜在效益。
要发扬“钉子”精神,有挤劲和钻劲,入虎穴,得虎仔。要用最先进的钻探技术,向地心进发,善于捕捉值得研究的“基本粒子”,小中见大,微中知著。这样容易深入和深化,进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要把握理论前沿,占领制高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的“高层”、“高楼”都是讲的立脚点,登高望远,不要站在平地上,更不要作井底蛙。要高之再高,上之再上,要在云端上远望详察,要在卫星上“巡天遥看”。这里的“不畏”、“独”、“尽”,是讲探索精神和探索方法,要耐得住寂寞,要潜心独到,要疏而不漏,不但要胸有全局,而且对“边”、“际”、“界”、“沿”,了然于心。这样,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哪里有风景,哪里可耕田,哪里需铺路,哪里可架桥。当然,这里的“风景”、“耕田”、“铺路”、“架桥”即蕴含着发现和创新。
    深入,在空间上要“上天入地”,在时间上,要走在今天、了解昨天、洞悉明天。要善于在严谨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看出“三步棋”,要象凡尔纳(法国科幻作家)和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一样,把“未来”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使我们看到光明的前景,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使我们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壁垒和陷阱,使我们早有准备,去克服和规划。发现和创新也就在这“克服”和“规划”之中。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