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朝阳市新媒体协会举办会员专题培训会
· 助力首届化石文化旅游节,朝阳“化石源
· 朝阳化石文化旅游节异彩纷呈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 北京一家研学机构到朝阳调研
· 朝阳举办地接导游员线上培训班
· 赋能朝阳农业 圆梦乡村振兴
· 朝阳化石源成为朝阳开放大学研学基地
· 助力创城 志愿有我
· 寒冬送温暖,化石协会志愿者宣传宪法文
当前位置首页>>精彩论文

化石审美鉴赏随笔

中国化石网2020/9/25 8:56:30
                朝阳市太阳神木化石研究院   邹吉彬    

  朝阳的化石是“世界级”的,我们作为朝阳人,应该找到它的美,应该找到它世界级的美。让朝阳的人,世界的人,不但见到美的化石,更要发现和享受化石的美。化石文化的美,化石美的文化。让化石的美,成为“化石王国”之宝,成为“化石宝库”之魂。这时,朝阳的化石,朝阳的化石文化,就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产业,我们就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进而振兴朝阳经济,让化石给朝阳人带来更多我们想要的东西。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化石的美就是天地大美的一部分。但这种“不言”的大美,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是难的”。我们要知难而进,要感悟化石的美,发现化石的美。这就需要“审美”,需要在“审”字上下功夫。否则我们守着美的化石,面对美的化石,却看不见,说不出,道不明它的美,岂不愧对我们的化石?
  怎样“审美”?这是一个必须要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审,字典上说得清楚,细究、详察之意。可见细究、祥察就是我们的求美之道。
  “美”字,羊大者也。不大难为美也。朝阳的化石,不论其数量与质量,还有其对科学的贡献,均不可谓不大,正因其“大”,才被公认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化石王国”。这种“大”本身就是一种美。问题是我们要大中“见”美,见到大美,不能对这种大美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更不能司空见惯,轻视、近视、短视、漠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视、正视、注视,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面地凝视,进而珍视。
  要常定目标,要聚焦。要聚精会神,集中精力、智力、研究力、创新力,突出这个重点,集中发力,打造朝阳化石美的亮点,获得“单打”的世界冠军,一招鲜,吃遍天,有了美的化石,再加上化石的美,进而打造朝阳化石的审美文化,这样,朝阳的化石就可以“源远流长”,为朝阳人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化石,朝阳的化石,具有特殊的丰富的审美资源,对于这种化石的美的富矿,首先,我们朝阳人要慧眼识珠,要“孤芳自赏”,首先是自我发现,自我认可,进而引领、推进,“有芳共赏”。朝阳人的自我化石审美自信,化石文化自信,至关重要需要每一有识的朝阳人共建,这种共建也会必然会融入世界化石文化的共建、共繁荣与共享共赢的化石审美文化的境界。
  如果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那精美的化石不但会唱歌,而且能唱得非常好。它能同时空的宏大幽远,生命的蓬勃向上,当然还有慷慨悲歌!
  化石的审美内容是丰富而多彩的,化石的审美世界是广阔而宏大的,化石的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语)
对化石,特别是对朝阳的化石,对朝阳的“鸟、鱼、花、树”,只要你认真寻觅,总会找到精采处,总能觅到美妙点!
  化石是一部浩瀚的巨著,是远古的“四库全书”。它汗牛充栋,学富五车。遗憾的是,它的文字是甲骨文,费读费解,需要我们破译;抑或是全息学,我们只能从细微的、隐藏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点滴”,去感悟、还原事物的全部和真相,这种由“一斑”而知“全豹”的功夫,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要勇于攀登!
  化石既有形于外的形体之美,更有蕴于内的神秘的形而上之美。对于前者,可以用我们的感官,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去观察,去发现。而对于后者,则要动用“心之官”,需要X光等的“透视”手段,这样才可能获得洞悉和彻悟!
  化石使我们认识了“活着的过去”,使时间获得了生命,化石把我们带进了远古自然的春天!
  化石是自然的记忆,万物的的行踪,天地的收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生命与自然的天籁之音!
  化石具有生命的经历,它承载了生命的厚重,生命的奇美。欣赏化石美应首先体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崇拜,对自然历史的崇拜!
  化石所具有的的古老多样性,偶然随和性,奇特神秘性,还有时空无限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丰富的研究内容,只要我们勤于审美感知、强化审美理解,提高审美修养,那么朝阳化石的美,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审美资源。
  对化石的审美鉴赏,要轻感官,重意趣,重内涵,重精神,重科学,重文化,挖掘内蕴的美。如对木化石的美,就要入“木”三分,要透石入“骨”。
  要有“自己的”化石审美。要赏“自己的”石,要自己赏石。不能取媚时尚,不能附和世俗。也不能照搬别人的审美经验。每一种化石,每一块化石,都有不一样的美。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赏,不同的获。要坚守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自己的个性风格,反映自己的审美情趣,你喜欢这块石头(例如木化石)那么它就是你的“心肝宝贝”,不要轻易迷信于专家权威怎么说,行家理手怎么看,赏石完全是一种审美的自我关照。朝阳的化石由朝阳人来审美。
  自心爱自石,我心赏我美,各花入各眼!
个性化的审美赏石,是因为观赏者的个人经历、阅历、兴趣、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存在差异,当然也就赏出了差异。赏石可叹,而且允许出现不同的赏,但要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胸怀要大度,气度要全,要个美甚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化石中蕴涵着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把它们挖掘出来,象科学家挖掘化石一样,把化石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出来。让更多的人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化石美的享受。这是一个热爱化石的人,特别是热爱朝阳化石的朝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尽力而为。这也是一件对家乡、对后代、对远古生灵的功莫大焉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要培养对化石美的感受性,提高感受能力;要积累对化石美的审美经验,打造对化石审美的创造性,提升化石文化的品质,为化石的审美文化普及辅路,增砖添瓦!
  对化石的审美鉴赏,我们应该向西方人学习,要重视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突出科学探索,注重其内部结构及形成机理,这有助于破解自然奥秘,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要培养健康绿色的化石审美观。如对木化石,就不要单纯追感官刺激的满足,在艳色、光滑、亮丽上下功夫(如运用矿物蜡、喷油等,人工染色等)这些都不是正道。远离自然的东西不一定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兴趣,更不一定增加享受。很多人为的“伪”,只是暂时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很快被“自然”所抛弃。剩下的只是“垃圾记忆”而已。
  对感官追求应以少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为准则,必须有个底限。不能随心所欲为满足感官欲求,而盲目地对木化石切割、打磨、造型、雕琢,这一方面可能浪费损毁宝贵的资源,同时还制造了粉尘、污染空气、水质、增加噪音。即使必要的加工,也要把污染降到最小。让所有的美都要“相向而行”“相伴而行”,而不是相反。不能为一已之美,而增大众之忧、环境之累。这应成为我们化石审美意识的普及版。
  对于化石的审美欣赏,一定要定好位。这个“定位”十分重要。首先化石不是一般的观赏石,也不是一般的宝玉石,化石就是“化”石,它是“化”家之石,不要上错了“户口”。其次,要确立好对于化石的审美理想,那就是尊重化石的原、朴。原中求美,朴中求真,千万不要偏离这种审美的理想追求。
  化石,是始源性的生命信息载体,对这种“始源”要有诚敬之心,虔恭之意和敬畏之感,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祖”“神”“上帝”。
  化石,是自然的反映,研究化石,赏化石,写化石,就是写自然,当然也就要用“自然”来写,而这个自然就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就是本其自然,以自然表现自然。在用感官赏石的同时,更要用心赏石,用意赏石,用情赏石。这是更本质更深刻地赏。
对于化石的审美欣赏,不要掺进更多的人为的东西。把一些“人”认为美的东西(如对鱼的上色, 对潜龙的“画蛇添足”,对木化石的求光求亮,求形,雕之为器……),实践证明,人为的速生的东西,也可以饱一时的耳目之乐,感官之需,使用之便,但其“品质”往往变了味,毁了自然的素与朴,清与纯。谁能比过自然的雕饰?谁能胜过天工的造化?大自然的一些工艺,天成绝版,人所不能为。如风雕水洗,气泽雾润,岁月亲吻,鬼斧神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审美理想“返朴归真”。追求“大”美:大美无言,大雅无名,大智若愚,大器无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中才有真美。道家的审美,理想大行其道,为现代人所热追!
  热爱大自然的质朴,尊重大自然的原创,融入大自然的和谐,敬畏大自然的伟力,感念大自然的馈赠,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这应成为我们今天的自然观,生态观,天人观的基石。
  化石中有大千,刹那间见千古。对化石的哲理层面的审美理解,融会于我们对化石的感知中,可使感性升华,转变为超感性的直觉,这时化石所给予我们的就不再是简单的“石”和一般的“化”,它可以浸润于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而影响我们对于自然的再认识,对于生命的再理解,如人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与物的关系,对生与死的理解……这些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自然可以天崩地裂,这是它的自由。人类不要“惊天动地”,不要向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与索取。要有“悲天”情怀,“悯物”思绪。对于上帝给我们埋在地下的宝贝化石,不但要从法治的层面去保护它,更要以自然审美的高度上去理解它,善待它。保护化石的原生环境,留住化石的原生状态,应该成为我们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觉悟和不变法则!
  石有灵气,花通人性。“气之动物,物之感人”(钟嵘,《诗品》)物我互通共融,进入一种情与石、意与石的“意境”审美状态,“活化”化石,“跨界”审美,形成化石情怀,提炼化石思维,打造化石精神,创造化石审美的极致境界。
  美在自然。自然的美是沉静,清纯的,通灵的。具有时空的穿透力和凝固力。青山无墨千古画,流水无弦万古琴。化石的美,不在人为而在天然。如刻意为之,则无美可寻!
  禅宗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化石的众生们,当然也有佛性,这佛性就是它们的“自性”,这自性,就是它们的“生命轮回”。它们经历了“幸福的生”,又经历了“自然的死”,几经脱胎换骨,终成道生的舍利。这种化石的“自生”,谁能说它不具道光佛性之美的光辉呢?
  对于化石的审美鉴赏,要静下心,沉下心,潜下心,去除浮躁心理,要下马观花,屏气凝神,领略化石的奇美绝妙,赋予其元气,灵气、神气和美气。
  要启用化石审美鉴赏的“空明心灵”,克服“近视,摒弃“拜金”。不但要眼中有石,更要心中有石。要用佛心,交石心,通石心,要心心相连,相通,相印。要用惮道,惮道在妙悟,诗道在妙悟,石道亦在妙悟,非悟无以赏石。
  对化石的审美,要走出传统的审美误区,克服传统的审美习惯,打破传统的审美定势。敬畏产生美感,惊愕产生美感,崇拜产生美感,神秘产生美感,几十亿年前的太古代产生美感,生命的未来产生美感,道家的“道生万物”产生美感,“庄生化蝶”产生美感……只要你进入化石审美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化石美的“别有洞天”,化石美的“桃花源”。
  化石,把我们引向生命进化史及地球自然史的审美天地,这里有天地大美的无限风光!
  要培养化石审美鉴赏的自觉,坚定化石审美价值的自信,进入化石审美的境界,打造朝阳的化石审美文化新天地!
要打造朝阳版的化石审美学,建设具有朝阳风骨的化石情怀,构筑朝阳人所期盼的化石产业!
  王阳明格竹告诉我们,“司空见惯”“熟悉”所带来的惯性思维,会使我们错失很多意外的惊喜。我们不妨也学一点王阳明先生,面对我们所天天见到的化石,不妨也要多“格”几下,千万不要一提起化石,马上说,化石有什么稀罕,我们朝阳多的是,便宜的很呢!
  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审美敏感性,增加灵敏度。不但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更要有善于感知美的心灵。捕捉美感,体悟美感,贮存美感,对于美的感悟,不能纯化,老化和腐化,而应活化、优化和深化。成为化石的美感丰富的人。
  对于化石,对于朝阳的化石,我们不仅需要科学解读,更需要哲理情怀和诗意审美,更需要从中提炼化石思维和化石精神!
赏石,特别是对化石的审美欣赏,不能停留在原发的“我就是喜欢”的胚芽状态。这种始源性的“一见钟情”,固然很重要,很宝贵,但不要只是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只是跟着感觉不行,关键是还要跟着感觉“走”,这个走很重要。要由感性直到理性,由感官走到感悟,由“我就是喜欢”,走到我为什么就是喜欢。要完成一种“过渡”的升华,进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自信和价值坚定。这样就不会跟风、从众随众,不会朝三暮四,自我迷失,一会赞赏“鱼”可以在水中游,一会又推崇“鸟”可以在天上飞,一会说木化玉最好,一会又说战国红第一,要坚守朝阳人的化石信念:朝阳的化石真好,世界第一!
  赏石就是“逍遥游”,是享受和乐趣,当然也应有一份责任和担当,要忘掉功利,不计得失。轻松恬淡的心境是欣赏化石的惮境。朝阳人欣赏朝阳的化石,要有情、有趣、有意、有美、有志!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