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伴手礼在龙舟大赛上展出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美科学家发现亿年前鳄鱼化石

中国化石网2009/11/25 8:25:51
来源:国际在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09年11月18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PaulSereno的实验室里,嵌在土中的DogCrocs化石也是PaulSereno在尼日尔的发现。

  据《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亿年前生活在那里的5种史前鳄鱼化石。其中一种的牙齿就像是野猪的长牙,另一种则长着像鸭嘴的口鼻部,一些还以小恐龙为食。
  
  据介绍,在距今大约1亿年前,这些可怕的食肉动物穿梭在非洲沼泽地、湖泊,四处寻找小恐龙,并以鱼、蛴螬为食。与现代鳄鱼不同,史前鳄鱼在陆地的活动同它们在水中一样的敏捷。史前鳄鱼化石残骸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PaulSereno)博士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现的,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猎人”之一。
  
   2001年,塞利诺发现了生活在恐龙时代的“超级鳄鱼”(supercroc)——体长40英尺(约合12米),重达8吨。最新发现包括一些新鳄种,比如口鼻部和牙齿特征非同寻常的鳄鱼。其中,最凶猛的当属“猪鳄”(BoarCroc),这是一种体长20英尺(约合6米)的食肉鳄鱼,它们可以用披甲的口鼻部使劲撞向猎物,三副如匕首般锐利的尖牙将食物撕成碎片。
  
  另外四个新发现的史前鳄鱼还包括,“鼠鳄”(RatCroc),这是在摩洛哥发现的一种鳄鱼,体长3英尺(约合1米),以植物和蛴螬为食,用獠牙挖地以寻找食物;“扁平鳄”(PancakeCroc),是在尼日尔和摩洛哥境内发现的,体长20英尺(约合6米),头部长3英尺(约合0.91米),如薄饼般扁平,以鱼为食,常常一动不动潜伏数小时之久,张着嘴巴等待猎物上钩。
  
   “鸭鳄”(DuckCroc),体长3英尺(约合0.91米),宽宽的口鼻部向上挑,具有像皮诺曹(《木偶奇遇记》中的主角)一样的鼻子,以鱼和蛴螬为食,总在浅水和泥潭中觅食;“狗鳄”(DogCroc),体长3英尺(约合0.91米),鼻子像狗一样向前突出,以植物和蛴螬为食,可能是游泳好手,跑得也很快。
  
  大多数鳄鱼化石都是在偏远、被风吹过暴露在外的岩石和沙丘表面发现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古生物学家汉斯·拉尔森说:“我们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现如此多的鳄鱼物种感到无比吃惊。”拉尔森是发现“猪鳄”和“扁平鳄”的研究小组的成员。他说:“每一种鳄鱼看上去都具有不同的饮食和行为习惯。它们好像对那里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划分,每一种都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对其加以利用。”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鳄鱼身体较小,但行动敏捷。据悉,新发现的鳄鱼物种会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详加介绍,还将出现在“国家地理频道”在本月底播出的纪录片《鳄鱼以恐龙为食的时候》(WhenCrocsAteDinosaurs)。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鳄鱼既能在陆地快速移动,又能在水中游行。
  
  塞利诺说:“我们发现的非洲史前鳄鱼双腿直立,行动灵活,可以在陆地活动,同时又具有在水中活动的‘多用途’尾巴。这种水陆两栖活动能力或许对了解它们如何在恐龙时代繁衍并最终生存下来至关重要。”扫描结果表明,史前鳄鱼可能比现代鳄鱼聪明。
  
  拉尔森博士说:“它们的大脑功能可能比现存鳄鱼稍微复杂,因为相比于守株待兔类型的猎食方式,在陆地捕食通常需要更高的智商。”鳄鱼是恐龙时代的幸存者。原始鳄鱼最早出现在距今2.4亿年前,同恐龙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差不多。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