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伴手礼在龙舟大赛上展出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当前位置首页>>化石综述

螃蟹化石 沉吟千古的奇石

中国化石网2010/3/26 16:21:44
来源: 海南日报  


螃蟹化石,自然也不例外。它虽不能说话,却用不过10厘米的身躯,记载一个物种的漫长进化史,抑或是万年前的地球沧桑。

让更多的人认识螃蟹化石

在海口市博物馆,有一枚在万宁采集的大眼蟹化石标本,仅此一枚,供观众参观;遥远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将为数很少的螃蟹化石置于醒目位置,提醒观众注意参观。

事实上,螃蟹化石还是一味药材,偶有在台湾药店发现零星的残块。《开宝本草》:“咸,寒,无毒。”气微,味微咸,以体完整、色青、质坚者佳,主要用于清肝明目,消肿解毒。治目赤,翳膜遮睛,喉痹,痈肿,漆疮等。

沈炎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1月至1988年3月曾随中国第四次科考队赴南极科考,在长城站附近进行远古化石寻找和古地层研究,填补了我国南极古生物学的空白,也是国内研究螃蟹化石领域屈指可数的资深专家。

沈炎彬说,螃蟹化石较为可靠的地质历程可追溯到约1亿9千万年前的早侏罗世,该类化石属古生代的无脊椎节肢动物化石,质地坚硬。螃蟹在大自然中形成化石的机会是极少的,因环境或突然的地壳变迁,螃蟹来不及躲避被掩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里,极少数没有腐烂的史前螃蟹碰到适宜的环境,逐渐质变发生石质化,最终形成了稀少的螃蟹化石。

正因为螃蟹化石的稀缺性,观众极少能见到螃蟹化石标本,从另一层面讲也限制了科学家对该领域的突破。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沈炎彬邂逅了绰号“螃蟹”的海南拾蟹人庞毅。

绰号“螃蟹”,从小结下的不解之缘,似乎注定了庞毅一生的追求与爱好———收藏螃蟹化石。

1988年“十万人才过海峡”时,庞毅从遥远的吉林来到温暖的海南岛,从此生根发芽,经营事业,经营家庭,经营着自己的“螃蟹帝国”。

从1998年收藏第一枚螃蟹化石至今,庞毅悉心经营的“螃蟹帝国”规模已经扩充至400余枚,小至“纽扣”,大至“拳头”,形态迥异,分属不同蟹种。

“坦言讲,我的第一枚螃蟹化石是1998年从渔民手里买的,当时花了800块钱。”庞毅说。

1998年的五一长假,庞毅带着妻儿在海口的海边玩耍,恰好看到一位渔民手里把玩着一块形似螃蟹的石头,长时间的把玩触摸,让这块石头愈发剔透,螃蟹壳清晰可辨。

可能自小被人叫“螃蟹”,庞毅因此对螃蟹情有独钟,即便化石也不例外,自从拥有第一枚,便一发不可收拾。

漆黑的海底,有一层层由砂石、矿物、生物遗骸等物质构成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好像一层层泥土,长期堆积硬化成沉积岩,藏在里面的生物遗骸,就会因为缺氧,封闭的环境慢慢变成化石。如果当地壳变动,海底隆起成为陆地,化石也跟着到了陆地,或是巨大的风浪,也能将沉积深处的化石翻涌上岸。

庞毅说,每次海南岛刮台风,他都会追着台风登陆的地方,巨大的海浪卷着海底宝贝涌上岸边,螃蟹化石可能藏在其中,最多的一次捡到3枚,地点就在海口的西海岸。

就这样,每年的台风季节,海南岛沿线的海滩边,临高角、铜鼓岭、日月湾……都会出现一个孤独的身影,走着“S”形路线,在空旷的海滩若有所思,若有所寻。

觅得螃蟹化石需“缘分”

与螃蟹与生俱来的默契,似乎在2009年嘎然而止,庞毅在这一年没有捡到一块螃蟹化石,并非他不勤快,可就是难觅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化石残骸。

为什么?庞毅也在思索着。

10多年的找寻,庞毅发现无论是海边沙滩,还是海岸裸露的礁石中,都不是螃蟹化石的原产地,当风暴来临时,海水将海底的化石冲上来,有的被卡在岩缝中,有的留在了海边泥沙里,经过日积月累的反复冲刷,化石被磨平了棱角,甚至看起来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2004年的中秋夜晚,海口假日海滩,那是让庞毅至今陶醉的一幕。

“当时我与儿子在海边打水漂,随手在沙滩上捡石头,比赛谁能扔得更远。漆黑的夜晚,并不能端详每块石头的模样,总觉得有一块并不光滑的石头刺痛了手指,随手装进裤兜,待回家洗衣服时,发现这竟是一枚螃蟹化石,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庞毅说,一本权威的化石类书籍上记载一枚广西博物馆收藏的螃蟹化石,而自己手中的这枚与其惊人相似,相似的颜色、相似的形态。

用庞毅的话说,这就是缘分。可是这种缘分在2009年却没有出现过一次。

想与螃蟹化石对话

说起未来,庞毅也想通过一种合适的形式展出自己的“螃蟹帝国”,倘若条件成熟,也想为科研做点事,毕竟自己是学行政管理出身,收藏螃蟹化石纯属爱好,并不钻研古生物学研究,倘若自己的化石能够解开海南岛的演变历史、环境变迁,理应贡献。

沈炎彬介绍,我国关于螃蟹化石的报道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是新生代的。庞毅所采的标本,大多为静蟹,属于扇蟹科(Xanthidae),是一类海生爬行缓慢的类群,此外还有一些游泳类型的代表,在台湾、广东沿海一带都有发现。虽然有明显的冲刷搬运痕迹,但应都来源于海岛附近,这对于探讨海南与台湾、广东乃至东南亚蟹类化石群之间的关系、对比仍是有意义的。

沈炎彬通过大量的静蟹化石推测,新生代时期的海南岛周缘的环境十分适宜于蟹类动物的生存,透过对这些蟹化石生活习性的研究,科学家可以试图恢复当时的地球环境条件,大量螃蟹化石的发现,也为我们研究埋藏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海南岛,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必定隐藏了太多螃蟹化石的身影,在海南收藏螃蟹化石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倘若让更多的人认识它,说不定会大大扩充螃蟹化石家族的队伍。(黄晶)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