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展览

黑展出“水中活化石”鳇鱼标本

中国化石网2010/5/31 8:25: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5月29日电(记者马迪)黑龙江省博物馆近日展出了野生鳇鱼标本。鳇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馆方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呼吁人们关注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2009年冬季,这条鳇鱼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黑龙江流域被打捞出水。黑龙江省博物馆得知消息后,斥资征集这条鳇鱼制作标本。据介绍,这条鳇鱼出水时体长3.2米、重达280公斤,是黑龙江省黑龙江流域近20年内捕捉到的最大雌性鳇鱼个体。

  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玲说:“鳇鱼是珍稀濒危动物,把它征集到博物馆,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关于鳇鱼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保护环境,保护濒危动物。”

  黑龙江省博物馆组织多名动物标本制作专业技术人员对鳇鱼进行标本设计、鱼体清理、防虫防腐、风干定型等10余项专业处理,共耗时2个多月,最终使鳇鱼标本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

  黑龙江省博物馆自然部研究员侯明纯介绍说:“世界上现存的约28种鲟鱼里,中国有8种,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就是黑龙江的达氏鳇。达氏鳇生长在黑龙江水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98年,联合国将野生鲟鱼认定为濒危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侯明纯表示,过去过度捕捞以及水质受到污染,鳇鱼的个体数量逐年在减少,个体大的成年鳇鱼更是少之又少。如今,这么大的鳇鱼能够出水,说明黑龙江的水质在转好,而且每年鳇鱼幼苗的放流活动也对鳇鱼种群的恢复起到了作用。

  据介绍,鳇鱼是鲟科鱼类的一种。鲟鱼类是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有“水中活化石”之称。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