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协会选派22名骨干参加化石保护研
· 2025 化石保护研讨会 (二号通
· 李晏军向化石保护基金会捐赠化石
· 朝阳化石发展交流座谈会召开
· 讲好中国化石保护故事 促进朝阳化石
· 化石管理中心李佳镛到化石源调研
· 化石伴手礼在龙舟大赛上展出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当前位置首页>>化石综述

贵州珍贵化石 即将返黔

中国化石网2011/5/3 14:33:09
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经过多方的努力与协商,南京大学方面已经同意,将由80余岁的著名学者俞锦标教授于近期择日亲自赴黔,无偿归还1979年他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内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至此,这个令省内学者魂牵梦萦了多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辗转32年之后,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故土。

化石见证辉煌文明
上世纪60年代,考古界一直认为贵州是一个荒漠高原,没有人重视贵州的史前考古。  
    1964年,中国著名学者裴文中与省博物馆相关人员,对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文化遗址试掘后,发现了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以及众多石器,从而改变了人类在贵州高原上劳动、生息只有几千年的看法,把人类在此间生活的历史提到了10万年前。
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张森水曾撰文说,“从上世纪70年代,贵州旧石器考古和古人类研究跻身于全国前列。1971年冬,在桐梓岩灰洞首现人类化石和石器;1973年,在水城硝灰洞发现了人类化石;1974年,在兴义猫猫洞岩厦遗址发现丰富的文化遗物;1978年在普定穿洞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相继发现了两个古人类头骨化石……”这些远古文化的遗址和地点,见证了贵州曾经有过的辉煌的远古文明。

辗转32年后回家   
     据了解,流离在外的这枚头骨是迄今为止贵州省内出土最为完整的头骨化石,也是印证我省丰富的远古文化的有力实物。
    贵州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研究员蔡回阳向记者介绍说,这枚头骨化石在1979年4月出土于普定县穿洞遗址内,是一枚约1万多年前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
    当时,俞锦标教授正在贵州调查“中国岩溶科考课题”,科考队在穿洞发现了这个弥足珍贵的头骨化石,并带回了南京大学。事后,贵州省政府曾经发函要求返回无果。由于当时法律的空白,头骨化石的归属问题久而未决,头骨化石也因此一直被留在南京大学内。贵州的学者只能从80年代出版的一期“古人类学报”上了解头骨的模样——这枚头骨出土时颅骨呈破碎状态,经上海自然博物馆高级工艺师曹铎成先生修复。
     从与头骨化石一起出土的门齿磨耗程度以及颅内缝愈合程度分析,专家判断这枚头骨化石主人的生前年纪为45岁到55岁之间。
蔡回阳老师介绍,近日,贵州省博物馆与南京大学达成一致,俞锦标教授将于近期亲自带着头骨化石来贵州,将其归还给贵州。我省的相关机构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头骨回家。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