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第十一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暨“解码中
· 南古所组织专家赴化石产地调研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25届学术年
· 化石文化进企业
· 黑龙携学生唱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朝阳市古生物化石管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 朝阳化石伴手礼在文旅大集上亮相
· 福建宏路侨联和华侨赴朝阳调研考察
· “美丽朝阳我的家“系列讲座开讲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朝阳市侨商会、龙城区统战部到化石公园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发现

正宗的北渡鱼鱼化石

中国化石网2011/5/16 10:41:09
华龙网-重庆晚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修复好的綦江北渡鱼化石

    昨日,綦江县博物馆内有一件保存完好的鱼化石让人叹为观止———它是始于侏罗纪,到白垩纪演变成真骨鱼种类之一的鲤鱼化石。它出土地点恰恰是现在綦江城边一处叫北渡的渡口,被考古专家称为北渡鱼的祖宗。


    “它才是正宗的北渡鱼。”当考古专家详解这块北渡鱼化石时,用鱼头、鳞片等诸多细节证据证明,远古的北渡鱼,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北渡鱼,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馆的这条北渡鱼,是鲤鱼的前身。而重庆人现在所知的北渡鱼,只是一种江湖菜,烹饪用料首选野生青鱼。

远古北渡鱼是条鲤鱼

肚子很大不断进化

    2007年,这块鲤鱼化石出土于綦江县城边的北渡。经考古鉴别,它生活在侏罗纪,迄今已有2.03至1.45亿年。

    那时,水下霸主正逐渐被长脖子凌源潜龙取代。许多狼鳍鱼难以逃脱被潜龙捕食的命运,但它们的真骨鱼后代,如鲤鱼、沙丁鱼等,即将统治水下世界。

    需要补充的是,远古的鲤鱼仍未完全进化成现在的样子。北渡鱼化石表明,它的头跟硕大的鱼腹完全不成比例,但鱼鳞已进化得跟现在的淡水鱼差不多了———大小似成人的小指甲盖;另外,鱼鳍已成形,已具备现代淡水鱼的某些特征,却略偏小或窄。

    “这些状况表明它仍处在进化中。”考古专家苏令年说,支撑进化最有力的证据是鱼腹。据介绍,当时的鲤鱼鱼腹,比现在鲤鱼至少宽一倍。苏令年认为,从躲避猎杀的角度,硕大鱼腹是逃生的累赘,因此必须进化。据推测,硕大鱼腹跟形成化石初期,它被沙砾等物叠压有关。

    不论远古还是现代,鲤鱼都有喜草习性,多生存在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从而获取更多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后,得以繁衍生息。白垩纪时期,在江河分布广的区域,水草在疯长,特别适合鲤鱼生存和完成进化———营养丰富的可口食物多。

    最终,真骨鱼类从白垩纪开始到现在,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江河湖海里真正的主人———即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黄花鱼、海马、沙丁鱼等等,几乎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属于古真骨鱼类。

现在的北渡鱼是道江湖菜

只有十五六年,首选野生青鱼

    “现在,北渡鱼只是一种江湖菜。”昨日,陪同重庆晚报记者采访的綦江县外宣办人员介绍,北渡鱼因出自綦江城边一个叫北渡的渡口,遂得名。

    据介绍,北渡鱼这道菜,大约始于十五六年前。传统做法是:用野生青鱼作原料,快刀去鳞后放入沸水锅内,锅中撒大把辣椒、花椒、大蒜和一些特有调料,淋上沸油后装上大盆上桌。吃完鱼后,加素菜既营养又爽口。

    现在,北渡鱼美味不再局限于麻辣味,多了番茄、酸菜等清淡口味。用料首选野生青鱼,由于季节、价格和食客要求等因素,青鱼、草鱼、白鲢和花鲢也可用来做北渡鱼。

    据了解,在綦江县城或北渡,北渡鱼仍不乏食客。他们中,大多数是冲着綦江特色餐饮这块招牌去了。

首席记者 黄艳春 实习生 唐涛 文 记者 冉文 摄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