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网
    欢 迎 浏 览 中 国 化 石 网 www.chinahuashi.com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最新热门文章
 
· 化石协会会长李晏军赴南方考察
· 中国首次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
· 协会携手打造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将于五一对外开
· 热河生物群上限获得高精度年龄约束
· 关于召开“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古昆虫及
· 化石协会参加首届昆虫学术研讨会
· 张万连先生去世
· 化石伴手礼参加龙舟大赛后备箱工程商品
· 化石协会继续举办公益活动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式
· 化石协会组织会员观看“寻找中国美丽化
当前位置首页>>化石综述

内蒙古高特格上新世的三趾马化石

中国化石网2011/6/2 9:26:54
来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三趾马在晚中新世由北美扩散到旧大陆, 其演化速度快、分布广泛,因而在新近纪陆相地层对比、时代划分以及古环境重建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意外三趾马(Hipparion insperatum)和黄河三趾马(H. huangheense)为上新世特征十分独特的种类,不过,由于这两个种材料稀少、分布有限,人们对于其形态特征变异范围和地层年代一直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庞丽波在最新一期的《古脊椎动物学报》(49卷2期)描述了这两个种的一批新材料。这批三趾马化石产自内蒙古中部地区高特格上新世地层中,作为该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序列中最年轻的代表, 高特格动物群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种类,意外三趾马和黄河三趾马的发现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此之前,这两种三趾马的分布局限,仅发现于山西榆社和陕西蒲城的上新世地层,高特格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其地理和地史分布以及特征演化的了解。此外,庞丽波还对高特格颊齿标本进行了连续横切,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意外三趾马的双叶一直较圆,下后尖逐渐大于下后附尖,但外中谷形态并不随磨蚀加深而有大的改变;黄河三趾马的双叶稳定、贺风型,外中谷内端随着磨蚀的加深变得宽圆,下马刺渐弱而下反马刺逐渐显现,下内尖逐渐变得圆钝,其后的凹也逐渐变小。高特格地点相对较低齿冠的意外三趾马向极高齿冠的黄河三趾马的转变,指示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在上新世逐步干旱化和草原化的过程。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全国地层委员会资助。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