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返 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考古学界的中心研究机构。其基本任务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进行田野调查发掘,系统地整理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实物资料,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史。1950年8月1日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部分的基础上成立,属中国科学院领导。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之一。所址设在北京。建所初期,由郑振铎任所长,梁思永、夏鼐任副所长。1954年梁思永逝世后,尹达继任副所长。1958年郑振铎逝世后,尹达任所长。1963年后,夏鼐任所长。1982年后,夏鼐任名誉所长,王仲殊任所长。

  该所的业务机构有: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技术室、实验室、编辑室、图书资料室。另在西安设立研究室,洛阳和安阳设有工作站。现有研究、技术人员180多人,其中研究员有夏鼐、王仲殊、苏秉琦、安志敏、佟柱臣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6人。

  30多年来,考古所在全国大部分省份进行过田野考古工作,很多发掘项目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例如,史前时期的裴李岗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王因遗址、陶寺遗址和柳湾墓地,对探索夏文化问题有重要意义的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丰镐遗址和洛阳东周城遗址,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与其他单位共同发掘的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南越王墓和龙泉窑址等。历年田野工作取得的丰富收获,在已经初步建立的中国考古学体系中居于显著位置。考古所又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放射性碳素断代方面尤为突出,是中国同类实验室中建立时间最长,公布数据最多的一个。为了培养田野考古的专门人才,曾与中央文化部支持北京大学建立考古专业,又于1952~1955年与文化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过4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

  编辑出版的刊物有《考古学报》(季刊)、《考古》(月刊)和《考古学集刊》(不定期)。还编辑出版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辉县发掘报告》、《西安半坡》、《庙底沟与三里桥》、《洛阳中州路》、《唐长安大明宫》、《殷虚妇好墓》、《满城汉墓》、《青海柳湾》和《小屯南地甲骨》、《居延汉简甲乙编》、《殷周金文集成》等数十种考古学专刊。

●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考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Archaeology

  中国考古学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会址设在北京。其任务是,促进全国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专题讨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提高考古研究的科学水平。

  该会的成立开始酝酿于1959年。1964年曾成立以郭沫若为首的筹备委员会。1976年后重新筹备,于1979年4月6~12日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第一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有关单位的代表 117人。会上,推选王冶秋、容庚、于省吾、徐中舒、商承祚、陈邦怀为名誉理事,产生了由64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若干理事名额)。由夏鼐任理事长,裴文中、尹达、苏秉琦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陈乔、陈滋德、张政烺、贾兰坡、顾铁符、宿白为常务理事。第二次年会于1980年11月17~22日在武汉举行,与会代表95人,以“楚文化研究”为重点进行讨论。第三次年会于1981年12月8~13日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123人,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中国古代的青瓷与青瓷窑址”为重点进行讨论。第四次年会于1983年5月9~17日在郑州举行,与会代表116人,以“商文化的研究与夏文化的探索”和“中国各地的青铜文化”为重点进行讨论。第四次年会上改选产生了仍由64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另外为台湾省的考古工作者保留两个理事名额),夏鼐任理事长,尹达、苏秉琦、贾兰坡任副理事长,王仲殊任秘书长,王振铎、安志敏、张政烺、顾铁符、宿白、谢辰生为常务理事。现有团体会员单位83个,其中包括省级考古文物机构、大学考古专业(系)和地方考古学会等;个人会员737人,绝大多数都是业务水平已相当于助理研究员和讲师的人员。出版物有每次年会的论文集和《中国考古学年鉴》(1983年起)。

●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
  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第一个从事新生代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它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为进一步合作发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29年所建。室址设在北京。其宗旨是采集和研究中国第三纪和第四纪化石、尤其是人类化石。行政事务由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管理,经费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划归中国科学院管辖,1953年改称古脊椎动物研究室。1957年成为古脊椎动物研究所。1959年又改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新生代研究室的主要人员有:名誉学术主持人丁文江,名誉主任、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副主任杨钟健,顾问兼研究员、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881~1955)。1934年步达生病故后,他的职务由德国解剖学和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接替。此外,30~40年代在该室工作过的科学家还有裴文中、卞美年、贾兰坡和李捷等。

  该研究室的建立开拓了中国新生代研究的新局面,导致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等一系列重大发现,培养和造就了中国从事上述学科的第一、二代科学家。它在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人类起源、文化发展及其古环境条件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华北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的地质、地文(地貌)、古生物为重点的考察和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从而在国际学术界赢得声誉和地位。其成果主要发表在《中国古生物志》、《中国地质学会志》和《地质专报》等刊物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对于该联合国专门机构,它不足以在遭受破坏的国家创建教室或者重建世界遗产地(而是发布科学成就)。教育、社会与自然科学、文化和传播是达到建立“人之思想中的和平”这个远大雄心目标的方式。

  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担着思想实验者和推进在出现伦理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的标准制定者。该组织在帮助成员国在不同领域建立国民和社会公共机构过程中,也作为一个传播和共享信息与知识的信息交换站。总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领域促进190个成员国和6个准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事件

2003年:美国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Ko?chiro Matsuura着手重要改革以调整和裁减机构人员和活动。

1998年:联合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提出并通过的《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

1997年:英国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2年:《世界记忆的创造公约》(Creation of the Memory of the World)计划保护不可替代的馆藏品和档案收藏物。现在它包括声音,电影和电视档案。

1990年:在泰国Jomtiem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会议上发起了对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的全球运动计划。10年后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举办的世界教育论坛上约定各国政府在2015年以前实现全民基础教育。

1984年:美国因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管理和其他问题上意见分歧而退出该组织。英国和新加坡也在1985年退出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急剧减少。

1980年:首次出版2卷《非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历程》。类似的出版物也有针对其他地区的,主要是中亚和加勒比海。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种族和种族歧视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随后的关于该主题的报告中提出了不信任和解散种族歧视的伪科学基金会。

1975年:由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联合国大学在东京成立。

1974年:H.H. Pope Paul VI 把John XXIII和平奖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并于1978年将第一批自然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第一个为协调环境与发展的政府间的会议,现称为“可持续发展”。这导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计划》的创建。

1960年:为防止Abu Simbel大教堂在阿斯旺水坝建成后被尼罗河所淹没,在埃及发起迁移Abu Simbel大教堂的《努比亚行动计划》。在20年行动中,22座纪念碑和建筑群被重新安置。在包括Moenjodaro(巴基斯坦)、斐兹(摩洛哥)、加德满都(尼泊尔)、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和卫城(希腊)一系列的行动中,这是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1958年:由Marcel Breuer (美国)、Pier-Luigi Nervi(意大利)和Bernard Zehrfuss (法国)精心策划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永久性总部落成典礼在巴黎开幕。

1956年:南非共和国声明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出版物涉及干涉该国的“种族问题”而从该组织退出。该国在曼德拉的领导下于1994年重返该组织。

195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政府间会议通过了《版权公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里,《版权公约》已适用于将版权保护延伸到更多的国家,而不仅仅是当时签署《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1886)》的一方。

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各成员国提供免费的、初等的义务和全民教育

1945年11月16日:37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该章程在得到20个签署者的认可后于194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其前身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专业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一个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主要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全所共设有古植物与古孢粉学研究室、古动物学研究室、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室和一个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并于1988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所且有博士导师自审权。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目前已成为分支学会齐全、科技力量雄厚、技术条件配套、学术成果丰硕、国际交流频繁的地层古生物综合研究中心。国外同行将她与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美国斯密逊博物研究院并称为世界古生物学研究的三大中心。今年,本所又获批准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

  目前,全所计有268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3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博士导师29人),中级研究人员81人,图书馆现藏书刊26万余卷(册),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文献中心之一,标本库收藏有十几万件模式标本并保存有大量国内外精美标本。《古生物学报》、《地层学杂志》、《华夏古生物》(英文)、《微体古生物学报》、《古生物学文摘》等专业情刊及有关专著的编辑部均设在本所。

  本所一贯重视和加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我国各类古生物的系统鉴定、各纪地层的研究和总结、全球界线层型研究、门类古生物的全球性总结、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南极地层古生物考察研究、南沙群岛海区生物沉积考察研究、古生物演化理论及地理区系,古生态与古环境等研究工作中,取得大批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南京汤山猿人的发掘,在国际学术界受到广泛重视和好评。

  本所十分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新领域、新方向的开拓。近年来在理论古生物学、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建的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对我国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0多年来,本所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近2000篇9册)、1978年以来,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70余项,其中国家级22项、中国科学院特等奖和一等奖11项。

  本所一贯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行人才培养,建所以来共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6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9人(含1名联邦德国博士),硕士研究生87人,从88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来,已先后招收十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本所与美、英、澳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学术机构保持学术文献交换关系,全所49人在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期刊编委会和国际学术会议中担任91种职务,由本所主持的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古生物学会
成立日期:1929年8月31日


发 起 者:孙云铸 杨钟健等


性 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古生物科学技术工作者跨行业、跨部门自愿结合的依法登记成立,其有公益性和科学性的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


宗 旨:团结、组织全国古生物工作者,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扬学术民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为促进本学科在我国的繁荣与发展做贡献。已加入的国际组织:1979年7月加入国际古生物协会.

出版物:古生物学报(季刊)

古生物学报

《古生物学报》1953年5月于南京,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古生物学报》是古生物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广科研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古生物学报》刊载内容是:描述、分析古生物和古生物群、与国内外相关古生物群进行对比,探讨古气候、古地理和古环境,为地层时代确立和找矿提供依据,特别注重反映我国古生物学新的重要成果和新进展;介绍讨论古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报道国内外古生物学界学术活动的动态、介绍与评论古生物学的重要著作。

《古生物学报》是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的唯一刊物,也是我国古生物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数十年来所刊出的内容成为我国地质和古生物学工作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参考书,在国际古生物学界也有一定影响,例如,80年代发现和研究的“澄江动物群”,最初的几篇重要论著,都在《古生物学报》刊出,至今还被广泛引用。

《古生物学报》在国内地学刊物中被公认为是办得比较好的,原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地质学付副理事长卢衍豪教授,著名的华裔学者许靖华教授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古生物学报》每年用于国际交换的达到60个国家和地区的256单位,国外的专业图书馆陈列的中文刊物,《古生物学报》是常见的,据了解还经常被借阅,从大英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向我所访问学者沈炎彬先生介绍和他亲眼所见,我刊在该馆的情况即是如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是原中国农商部地 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创建于1929年,建国初期,为全国地质指导委员会下属 的新生代研究室。1953年改为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隶属中国科学院。1957年改为 古脊椎动物研究所。1960年更名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至今。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我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两门基础学科的 专门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全所设有三个研究室,即古低等脊椎动物研 究室、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古人类及旧石器研究室,主要研究脊椎动物起源、演 化和分类,建立和完善中国及全球年代地层系统,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 系;研究人类化石和旧石器考古,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重建早期人类演化迁 徙和文化发展的历史;继续开展周口店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全所现有职工150人,科技人员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5人、中级科技人员27人。现在学博士生12人,硕士生11人,博士 后3人。 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该所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 的收藏、展示场馆。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已达20万件,其中正型标本2100余件,另有现代脊 椎动物骨骼标本2100余件,现代人头骨对比标本600多件。目前研究所收藏的专业书刊达 9600多种7万余册,所图书馆与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221个单位和个人建立了交换关系, 图书馆专业书刊的藏书量已跨入亚洲和世界同类研究单位的前列。 多年来,研究所在古生物领域众多热点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8年以来,共有 3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院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一等奖8项。 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研究所在硬骨鱼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鸟类起源研究、哺 乳动物研究等取得新的突破,1998年-2002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8 篇。

  多年来,研究所在古生物领域众多热点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8年以来,共有 3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院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一等奖8项。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研究所在硬骨鱼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鸟类起源研究、哺 乳动物研究等取得新的突破,1998年-2002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28 篇。 挂靠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会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分会;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主办的刊物有《中国古生物志》(丙、丁种)、《古脊椎动物学报》、 《人类学学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刊》、《化石》、《恐龙》杂志。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1年7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1989年批准建立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她是我国唯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开放研究实验室。十几年来,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依托单位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实验室认真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与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许多科研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位居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实验室拥有各类大型仪器14台,科技人员25名,其中中科院院士两名、国家优秀中青年4人,有17人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在国内具强大吸引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基地。

LPS

  2001年7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1989年批准建立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她是我国唯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开放研究实验室。十几年来,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依托单位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实验室认真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与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许多科研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位居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实验室拥有各类大型仪器14台,科技人员25名,其中中科院院士两名、国家优秀中青年4人,有17人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在国内具强大吸引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基地。

实验室人员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

  广泛涉及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问题,是当今科学界最为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实验室充分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优势,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为重点,以澄江动物群为突破口,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基本内涵和规律。

重大项目: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95-专-01,穆西南,国家攀登项目)
前寒武纪瓮安化石群 (NAG2-1541,陈均远,美国太空总署研究计划,)
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宏观图景(40132010,陈均远,基金委重点,2001-2004)
动物早期起源和演化 (人教字(99) 0239,朱茂炎,百人计划,1999-2002)
华南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环境和生命过程的综合研究(40232020,朱茂炎,基金委重点,2003-2005)


主要成果:
Chen Junyuan and Huang Diying, 2002, A possible Lower Cambrian Chaetognath (Arrow Worm). Science, 298: 197
Chen Junyuan et al., 2002, Precambrian animal life: Probable developmental and adult Cnidarian forms from southwest China. Developmental Biology, 248(1): 182-196
Chen Junyuan et al., 2000, Precambrian animal diversity: Putztive phosphatized embryos from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of China. PNAS, 97(9): 4457-4462
Chen Junyuan et al., 2000, Distant ancestor of mankind unearthed: 520 million-year-old fish-like fossil reveal early history of vertebrates. Science Progress, 83(2): 123-133

获奖情况:

澄江生物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97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全球地质年表

是全世界地质学家的“共同语言”,是研究地球各种物质和生命过程所必须的统一的时间框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但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而且使最新出版的全球地质年表中首次出现了以中国的地层剖面作为标准的地层单位(二叠系乐平统)。在寒武系年代的地层研究方面也有突出成绩。

重大项目:

奥陶系“统”、“阶”级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在中国的确立(KZ952-J1-401, 陈旭,1998-2000)
寒武、奥陶、三叠纪的统、阶全球层型研究(40023002,彭善池,基金委实验室重点项目,2001-2003)
中国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陆相侏罗-白垩系地层里典型研究(2001DEA,彭善池、陈旭、戎嘉余、金玉玕、
陈丕基,科技部立典性项目,2002-2005)
世界乐平统与古生代末生物大灭绝(40220120147,金玉玕,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2-2004)


主要成果:


浙江常山黄泥塘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界线层型—中国第一个“金钉子”(陈旭研究员等)
湖南花垣排碧中上寒武统全球界线层型剖面—中国第三个“金钉子”(彭善池研究员等)
广西来宾二叠系吴家坪阶底界—中国第四个“金钉子”(金玉玕研究员等)
广西来宾二叠系乐平统—中国第一个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单位(金玉玕研究员等)
湖南花垣排碧芙蓉统—寒武系第一个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单位(彭善池研究员等

全球或大区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

从门类古生态研究入手,对中国及其邻区乃至更大范围重大地史时期古生态、古地理和古气候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其研究成果还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

重大项目

泛大陆关键时期(296-245Ma)环境与生物灭绝(KZ951-B1-409,金玉玕,1998-2000)
华南奥陶纪生物的多样性(49872005,陈旭,1999-2002)


主要成果:
陈旭、阮亦萍、Boucit A.J.(主编),2001,《中国古生代气候演变》,科学出版社,北京:pp325


宏演化古生物学

对重大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的过程、型式以及环境与生物本身因素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古生物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对于了解全球生态系和生物多样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领域将使古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汇合,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生物宏演化的内涵和实质。


重大项目

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G2000077700,戎嘉余,2000-2005)
中国喜玛拉雅地区晚古生代与中生代之交生物及地质演化研究(人教字2000-244,沈树忠,2000-2003)
华南扬子区和古特提斯洋南缘二叠纪地层、地质事件与环境演变研究(40225005,沈树忠,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3-2006)

主要成果:
Jin Yugan et al., 2000, Pattern of marine mass extinction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Science, 289: 432-436

分子古生物学

由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通过发掘地质时期的古DNA、氨基酸等分子化石,研究其保存规律,将化石记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数据结合起来,探讨生命演化进程以及重要生物类群起源的时间,计算生物演化速率。

重大项目

新生代古生物大分子初探(科发人字(95) 0456, 杨群,百人计划,1996-1998)
杰出青年基金(杨群)

主要成果:
Palaeoworld No.12
杨群研究员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2000年度“杰出青年学者奖”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源调查、能源勘探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验室始终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国家能源勘探与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重大项目与成果

中国北方石炭纪-二叠纪微体古生物研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朱怀诚,2001-2003)
塔里木盆地重点地区重点层系地层划分对比(99-111-01-02,耿良玉、朱怀诚,1999-2000)

 
版权所有 中国化石网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辽ICP备06012432号